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73篇 |
免费 | 395篇 |
国内免费 | 3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77篇 |
废物处理 | 5篇 |
环保管理 | 177篇 |
综合类 | 1117篇 |
基础理论 | 220篇 |
环境理论 | 1篇 |
污染及防治 | 56篇 |
评价与监测 | 161篇 |
社会与环境 | 270篇 |
灾害及防治 | 12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2篇 |
2024年 | 38篇 |
2023年 | 37篇 |
2022年 | 68篇 |
2021年 | 65篇 |
2020年 | 59篇 |
2019年 | 78篇 |
2018年 | 67篇 |
2017年 | 76篇 |
2016年 | 56篇 |
2015年 | 91篇 |
2014年 | 71篇 |
2013年 | 99篇 |
2012年 | 111篇 |
2011年 | 116篇 |
2010年 | 108篇 |
2009年 | 97篇 |
2008年 | 78篇 |
2007年 | 86篇 |
2006年 | 123篇 |
2005年 | 70篇 |
2004年 | 62篇 |
2003年 | 91篇 |
2002年 | 72篇 |
2001年 | 57篇 |
2000年 | 59篇 |
1999年 | 44篇 |
1998年 | 39篇 |
1997年 | 51篇 |
1996年 | 40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3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垂直向的Pg和Sg波的最大振幅比方法,计算2000年1月15日云南姚安6.5级地震后余震序列震源机制解,通过统计和系统聚类分析,再结合震中分布图,综合分析了云南姚安6.5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区应力场破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震源断层的走向为SEE-NWW占主导,其平均解为120°,震区主压应力轴平均解为145°,即SSE向,与震源区现今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一致,表明余震的应力场主要受区域应力场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夏秋蚕病是北方蚕桑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蚕桑的危害不断扩大。为此,笔者根据多年调查研究,试验摸索出了北方蚕区夏秋蚕病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3.
4.
基于不同利益相关方认知的水源地生态补偿探讨——以上海市水源地和用水区居民问卷调查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实地问卷调查和条件价值法评估上海市饮用水源保护的利益相关方认知,探讨黄浦江上游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水源保护相关政策认知比例普遍较低,水源地部分居民福利受到一定影响,对政府补偿政策的期望较为一致,用水区多数居民愿意分担部分水源保护的责任和义务;水源地WTA和用水区WTP分别为1526元/(月•户)和306元/(月•户),相应未来5年的总受偿意愿和总支付意愿为759.48×108元和465.08×108元;生态补偿方案的合理设计以及不同利益相关方的良好沟通是解决水源地环境冲突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怒江水系和伊洛瓦底江水系之间。据调查,共有鱼类47种。鱼类组成特点:北部多为中亚高山区种类,属华西区;南部以南亚类群占优势,属华南区。 相似文献
6.
搞好综合开发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战略措施之一,而要搞好综合开发,必先搞好农业区域开发规划。本文根据涟水地区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和市场对农副产品及其制品需求出发,把涟水县域划分为2个开发区域,从分析开发的潜力入手,通过投资和效益的分析,提出了区域近、远期的开发目标、步骤和相应的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在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上取得了较大成绩.对西部地区1997-2006年的相关工业数据进行了分析,从总量、结构以及比较优势等方面加以把握,归纳出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的几个显著特点以及成因,提出一些对策思路,主要包括:培育国家政策扶持机制,强化科技投入增长的保障机制,建设具有西部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健全金融体系等.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我国企业近年来在海外地区的发展态势,简要说明了在海外高风险地区项目面临的安全威胁和挑战,分析了海外高风险地区项目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种类和危害,阐述了海外项目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海外高风险地区项目应对突发事件的通用应急管理模式,并通过相关实例进行了说明,总结了海外高风险地区项目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环节和经验.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我国化工园区呈现出数量逐年递增且集中分布的态势,增加了跨区域重大突发事件的风险,如何实现跨区域的应急协作成为化工园区安全规划所面临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之一。基于此,搜集近15 a全国化工园区的安全事故,采用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分类方法与多元回归模型研究全国范围内化工园区安全事故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而从风险分布与应急协作需求的匹配性角度讨论我国现有应急协作机制存在的潜在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化工园区整体空间布局呈现出以区域优势为导向的趋势,其选址大多忽略了化工园区集中区域的高风险与应急能力不足的问题,这种布局的失衡使得政府无法形成高效的跨区域应急协作体制;化工园区数量上的增加并非是导致危机事故的主要原因,强调了化工园区自身特征与危机事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区域间应急联动协作在化工园区危机应对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最后,从空间布局、跨区域协作角度提出化工园区区域应急协作的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RS&GIS的长白山地区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遥感影像数据、专题数据、DEM数据、气象站实测数据和统计数据为数据源,采用极差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RS&GIS等方法对长白山地区的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长白山地区生态安全水平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整体由中部向东西两端逐渐降低.各生态安全等级面积从大到小为临界安全等级、较安全等级、不安全等级、较不安全等级、安全等级.统计了各行政单元的平均生态安全指数和等级构成,各县市生态安全水平从高到低为长白县、抚松县、安图县、和龙市、临江市,各县市的生态安全等级构成也有所差异.长白山地区生态安全水平以临界安全等级为主,整体上生态环境质量一般,系统服务功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相似文献